广东南岭干部学院、中共韶关市委党校网站欢迎您的光临!   今天是: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业务管理>教务信息

2012年第一期处级班“两带来”问题问卷调查表

来源:本网发表日期:2015-09-04

班别: 处级班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填表日期:201235

 

一、    带来一个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

1、城乡拆迁和征地工作是目前城市、农村群众都关注、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,在理论、政策和实际操作上有诸多矛盾。如何有效处理好保障群众利益和按政策、标准执行征拆是基层政府的一个棘手的问题。

2、经济的发展,仍是当前的首要问题,谈民生、谈幸福指数,谈基础设施、社会福利等都离不开经济发展。如何更好地根据当地实际,发展经济是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。

3、韶关地处粤北山区,经济处在欠发达地区,人才应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,从现状来看,韶关全市的博士、硕士人才还相当稀缺。但是,现有的人才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,没有对高层次人才应有的待遇,很难留住人才,就别说引进了,希望市领导能高度重视这一现象,提高高层人才待遇,重视高层次人才使用。

4、如何解决韶关交通拥挤,停车难问题?

5、如何在粤北山区有限的财政支出的条件下,解决好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(如保民生、促发展、稳保障)。

6、环境污染治理问题?工业发展与矿山开采在很大程度已污染环境,需要及时治理。

7关于如何给干部群众工作压力进行减压的问题。

8、各级党委政府如何在政治上,经济上更多地关心干部(尤其是基层干部工作压力较大)。

9、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如何发展,怎样处理经济发展滞后与教育投入不足(但发展需求尤其迫切)的矛盾。

10、低收入群众的生活问题,特别是因病致贫后生活质量如何提高的问题。

11、城市发展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矛盾化解。

12、征地拆迁补偿落实问题以及居民医保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高问题。

13、公车改革问题,节约。

14、当地政府与房价高企,物价暴涨带来的生活质量实际下降。

15、解决群众的老有所养问题。

16、食品安全问题。

17、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两方面健康发展问题。

18、如何加快韶关新城(芙蓉新城)的建设。

19、群众对反腐败的期望。

20、我市城乡环境卫生问题。

21、韶关市提出生态发展的战略,是否会影响到韶关经济总量的增长,影响到老百姓的收入。

22、韶关经济发展在全省、周边地区总是排名较后,如何摆脱困境,真正做排头兵的问题。

23、如何促进我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。

24、当官的如何为民办事,公平公正处事的问题?

25、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,创新观念,加快韶关发展,努力实现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“六个韶关”目标。

26、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问题。随着工业、企业的增加,废水、废气、燥声等越来越引发社会的矛盾。

27、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较低。

28、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主要还是民生问题:比较突出的有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;现在看病难,上学难困扰着广大老百姓,特别是低收入弱势群体。想问“我市在这些方面有何针对性举措。

29、韶关的经济发展在全省的竞争力明显减弱,如何加快转型升级,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能力,提升竞争力?

30、经济增长,财税增收与干部群众福利增长不协调的问题。

31、如何真正解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。

32、进一步加快我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提升我市文化品位,早日把韶关建设成文化名城,蕴味韶关。

33、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加强监管。

 

二、   带来一个希望市委学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

1、新形势下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思路。

2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机制问题(目前考核很多,基本是材料战,怎样才能更科学地考核、考出真实情况)。

3、理想信念与实用主义的冲突。

4、专题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髓和内涵。

5、干部的心理健康如何疏导、释放。

6、新的社会建设如何在理论上加大宣传。

7、望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些,让学员多些调查研究。

8、市直机关干部提拔、交流难(特别是科级干部),造成他们积极性受到打击,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减弱的问题。

9、现在的青年对入党普遍认识模糊,并且入党动机很难端正,似乎认为若没有“好处”最好不入党,这个问题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。

10、希望多学习了解有关社会管理的理论。

11、如何划分社会各阶层,目前通用的划分方法是怎样?

12、从理论上讲,培养学生将来在工作上,特别是在官场上对上下级如何做到“三个互相”?别去当暴官。

13、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?

14、如何实现民主决策、科学决策。

15、文化体制改革。

16、如何在新时期开展机关党建工作。

17、领导干部思想品质思考。

18、如何了解老百姓现在存在仇官的心态?

19、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愿望。

20、希望市委党校能把如何给干部减压作为课题。

21、社会保障“双轨制”问题。

22、生态发展战略问题。

23、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。

24、公众的价值观问题。

25、培训学习与实际任用管理相脱节,造成的“无用论”。

26、当前社会发展的政治思想理论导向。

27、理论创新与思想理念,更好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。

28、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问题。

29、就个人而言,如何摆正领导(行政)工作与业务(专业技术)工作的关系。

30、希望在“发展区域经济”方面结合韶关实际,给予更多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培训。

31、转变观念,解放思想,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瓶颈问题。

32、破解韶关经济跨越发展和土地能耗减排等要素及转型升级的矛盾。

33、粤北山区干部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而精神生活方面是一个瓶颈(没有足够的健康娱乐和发泄渠道)。武江区书记自杀了,是否在解决理论水平的同时,开展心理方面的辅导教育(党校开心理课)。

34、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,领导干部如何减压?“如何做到官要干好,生活也要过好”的超越境界?

35、如何从健全党内的监督制度来减少各级官员的腐败问题(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我国的台湾、香港官员现状或许有些启发)

36、粤北山区的地理论位置,决定与珠三角的不同之处,能否从解放思想敢为人先,争取政策扶持,发展韶关经济。

37、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。

38、农村干部采取直选(海选),是民主的一大进步,但目前的是一个变质的直选(海选),理论如何适应?

上一篇: 韶关市委党校2012年第二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学习日程表

下一篇: 2012年县(市、区)直部门正职班“两带来”问题问卷调查表